Sitemap
Jul 17, 2021

--

About opinion | 自我消失的概念

在每個人心中,都存在一種追求「純淨」與「本真」的觀念,而這些理念,都在拜讀李歐納.科仁的Wabi – Sabi全系列書籍後,更加明朗。

「失自我感」 – depersonalization,又稱為人格解體,當這種感覺出現時,人們會感覺到自己好像不見了、變得不真實,觀察自己的同時卻缺乏臨場感。

相反的則是「失現實感」 – derealization,自己正在經歷卻失去真實感,彷彿都與自己無關。

這些都可以被歸類為解離症的狀態,更詳盡的情況是更多更複雜的,也在《壓力,努力撐過就好嗎?》一書能獲得更多,但並不是今天想探討,而是想分享我在「侘寂」之中,看見這些感受的正向版本與影子。

Wabi – Sabi,這個字眼一直被迴避解釋,久而久之便成為「只能意會」的神祕辭彙。而就我的解讀,則是「自我消失」的概念,不論是你、我、他任一做了某件事,那個東西本是註定出現的,即使沒有人類從中介入,它還是會發生,是一種淡化身分的展現。

去除掉所有非必要、削弱並展露本質的同時,既保有應具備的風韻,更孕育一番不同的美;將「人」退到一切事物的後面,那樣初始的面貌。

內心的分離與自我認知的確信,是能冷靜的接納包羅萬象、看見所有事情的源頭。

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

--

--

四糸隹
四糸隹

Written by 四糸隹

喜歡一成不變的變化

No responses yet